近年来,在新消费形式推动和疫情反复影响下,具有方便快捷、种类丰富等优势的预制菜持续走俏市场。
国内多省份抢抓机遇,布局预制菜产业,各地掀起了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热潮,预制菜政策密集出台。行业入局者众多,2011-2020年,预制菜企业注册数量逐年递增,自2015年起行业进入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期,2018年首次突破8000家,2020年预制菜企业注册数量达16221家,2021年仍有近6388家相关企业注册。
近三年,随着预制菜概念的火热,预制菜政策频频发布出台,各地区争先恐后布局预制菜产业园建设。
全国范围内,在产业园投建数量上广东先声夺人,现有已知预制菜产业园11个,比如肇庆全市已规划建设了7000亩的预制菜产业园,建设“八大中心”和“六大功能区”,在高要区已规划建设3300亩的预制菜产业园,预计建成后总产值80亿元。
在2023广东预制菜双节营销产销对接活动上,“一园一桌菜”非常关注。来自广州南沙、佛山南海、佛山顺德、江门蓬江、惠州博罗、茂名化州、韶关曲江、潮州饶平等地的11个省级预制菜产业园,推出特色招牌菜,打造舌尖上的“菜园”。
在产业园资金投建端,山东首屈一指,济南、寿光、诸城、淄博、安丘、德州纷纷投建,安丘作为“世界菜篮子”供应基地,应势而起,瞄准国内国际两大市场,总投资100亿元高标准规划建设高端预制菜食品产业园,成为“中华预制菜产业第一城”。预计三年内达到100亿元产值,五年内达到200亿产值,预计整个园区承载量是300亿元产值的大规模园区。
作为一个横跨农业、食品加工、流通供应链、消费品、餐饮的“长链”品类,预制菜既有口味上的复杂性,也有产业上的巨大潜力。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必须依赖于园区提供的配套形成规模优势。产业园区的形成为上下游企业的就近合作创造了条件,通过政府牵线搭桥,原料、加工、物流公司能找到更多“抱团”发展的可能。
2022年初,受多重因素影响,预制菜概念股全面上涨,预制菜市场大火,成为投资界炙手可热的新宠,吸引大牌资本争相涌入。从上游的种养殖企业到下游的食品加工、餐饮企业都在布局预制菜。据红餐大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1—2022年上半年,我国预制菜赛道融资超过40起。其中,2021年融资20起,共融资十多亿,还诞生了首个上市公司知味香,成为“专业预制菜第一股”,2022年上半年,舌尖科技B轮融资16亿元,成为最高单轮融资预制菜企业。
预制菜赛道,味知香、聪厨等专业预制菜企业应运而生;海底捞、太二酸菜鱼等连锁餐饮企业,盒马、京东七鲜等新零售企业,利群等传统商超企业,正大食品、德利斯、三全食品、安井食品等速食速冻食品生产企业,圣农发展、国联水产、亚洲渔港等农牧水产企业纷纷布局。
2022年预制菜销量大增,方便、快捷、品类多、口味佳等特点精准抓住现代忙碌都市人饭点“痛点”,打开预制菜广阔空间。如此巨大的市场规模,对于资本来说有着无穷魔力。
目前,预制菜的主要花钱的那群人以80、90后的年轻消费者为主。消费市场大多分布在在一二线城市,同时女性成为预制菜消费主要群体。
伴随预制菜的不断渗透,安井食品的“虾滑”,福建海文铭的“佛跳墙”,正大的“猪肚鸡”,西贝的“牛大骨”……市场不断推出爆品,带动了整个品牌的认知和消费力。但随之而来的是商品扎堆现象,让我们消费者陷入“选择困难症”及“审美疲劳”。归根到底,预制菜消费市场的扩容还需要满足那群消费的人与时俱进的多样化需求,在快捷之外,还要做好“特”字文章。
相比盲目入局、跟风做爆品,未来,预制菜比拼的将是谁更懂消费者,预制菜企业应多关注地方特产,既能拓展农产品销路助力乡村振兴,也为广大购买的人带来与众不同的体验。
预制菜的花钱的那群人,除了餐饮企业、酒店等B端市场,很大一部分是C端消费者。而这部分群体对产品的包装形式、颜值有着天然诉求,各企业应不断推陈出新,在包装设计上下足功夫,比如很多烤鱼的预制菜,不但配备了加热炉,还配备了烤鱼支架,在一个包装内解决;包装的外观也一直在升级,国潮风、日式简约风,不断涌现。
随着新消费模式的升级和预制菜的火热,智能生产和智能烹饪领域会迎来崭新的发展机遇。
格兰仕美的海尔、科沃斯都开始尝试布局预制菜,格兰仕推出了家用和商用的2种预制菜微波炉,有汤、饭、羹等20多种预制菜专用菜单,解冻与烹饪一次操作;海尔智家也曾结合智能烤箱,推出预制的北京烤鸭;科沃斯集团的添可品牌今年已推出与智能料理机“食万”配套的食万净菜......
格力集团尤为需要我们来关注。近日,珠海格力预制菜装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营业范围涵盖了供应链农副食品加工专用设备制造及农产品智能物流装备销售等产业环节。无论农副食品加工,还是农产品智能物流,有了高质量的预制菜装备“武装”,都能更好提高初级农副产品品质和价值。借助专用设备,农户种养的农产品、畜禽产品、水产品等,从田间地头、池塘河沟变身预制菜,更快进入百姓餐桌,销路更广,收入更稳。
业内人士预计,如果按照每年20%的复合上涨的速度估算,未来6年至7年我国预制菜市场可以成长为万亿元规模的市场,这将催生大量的预制菜装备需求。
预制菜在宅经济与快节奏生活叠加等多重原因下得到快速地发展。同时,伴随着预制菜规模化生产的需要,自动化设备、冷链物流设备的需求变得尤为迫切。冷链物流发展迎来了很多机遇,大型预制菜工厂开始布局原材料基地、迫切地需要冷链物流技术来加持。
目前,很多专业的物流公司也纷纷进军生鲜物流领域,推进全国冷链物流网络建成。已形成低温保险技术、车辆设计制造技术、信息化物流配送技术等冷链物流技术与设备,帮助预制菜行业降本增效、保证预制菜产品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在先进的物流配送体系下,预制菜企业扩大了配送范围,提升了产品配送效率,保障食品安全的同时扩大市场覆盖面,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中国预制菜市场步入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时期,市场需求高,但面临着不小的挑战。预制菜对企业供应链跨地域运转能力有一定的要求颇高,既需要保证食材的新鲜度,又要能提供给顾客差异化的产品,以满足消费对多场景、多口味的需求。
为加速预制菜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强化品牌传播效果,目前很多预制菜企业均采用多元化的互联网营销手段,利用互联网平台(官网、公信力媒体、微信公众号、自媒体)等文字、视频或者直播等方式向消费者、从业者传播预制菜产品及品牌信息,消费者利用互联网快速触达预制菜产品信息。韶关客家菜、漠阳味道、侨都预制菜、吴川烤鱼、诸城预制、鲁味好品 兰香天下、食上青岛、老家河南吃在原阳、台江味 最福州等天南地北的美食利用互联网快速触达顾客,让顾客可以低成本享受到全国各地的美食。
未来,预制菜行业发展多元化产品以及企业多元化战略会是各行业竞争的关键点之一。
从目前来看,中国预制菜市场面临着不小的挑战,消费者多场景、多口味的需求、标识信息标注不全、物流配送、提货、质量参差不齐、甚至还出现黑作坊等问题不容忽视。
预制菜行业的痛点大多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国家标准,标准的确实不以利行业的规范发展;二是消费的人对预制菜的认可度有待提升,可能认为食材不新鲜,易引起食品安全隐患。
综合来看,当下的预制菜市场呈现混战状态,且行业集中度低,规模化企业乃至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尚未出现,即使是行业中规模靠前的企业如味知香,市占率也不足 1%。
而在没再次出现一家独大的品牌,也没有消费者公认的叫得响的品牌的市场现状下,在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看来,这孕育着巨大的品牌机会,对于预制菜赛道的新老玩家来说,都具备成为巨头的可能性,这也是未来品牌的突破机会。
展望2023年,深观近两年预制菜企业市场效益,未来预制菜行业冷链技术发展、产品品类创新、包装包材设计、预制菜加工装备等会乘预制菜之风出海航行。
根据艾媒咨询监测数据,到1月26日大年初五,2023兔年春节销售季全国预制菜销售额约1307.53亿元,同比增长约43.6%,主要销售区域集中在华东、华南以及其它地区的大中城市。
格力在2009年进入冷冻冷藏行业,可提供用在冷库、冷藏车内的制冷机组等产品。此外,格力也在2013年布局高端装备,可提供预制菜加工整厂精益生产的解决方案。
2022年,在消费行业相对低迷的环境下,预制菜却意外上演异常热闹的一幕。